僧肇(384~414),中国东晋僧人。俗姓张,为鸠摩罗什弟子,被罗什誉为"中华解空第一人"。
宗密(780~841)唐代僧人,如来第三十九代法孙,华严宗五祖。因常住圭峰兰若,世称圭峰禅师。俗名何炯。
《天方至圣实录》亦名《天方至圣实录年谱》是中国第一部关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传记著作,由清代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刘智编著。
《三论玄义》是隋释吉藏撰佛学著作,一卷(或二卷),总叙《中》、《百》、《十二门》三论的要旨。
《教要序论》乃作者欧洲访学期间搜集到的汉语基督教文献,现藏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图书馆。
《禅源诸诠集都序》系宗密对禅宗诸家学说的总论,亦为其所编集《禅藏》的序文。
将欲造文。略以三门分别。第一明造论意。第二释题目。第三随文解释。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年—1666年),字道未,德国科隆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
《群经平议》是俞氏个人学术成就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清末小学诸多成就的代表作之一。
姚鼐(nài)(1732年-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李惇,字成裕,又字孝臣,江苏高邮人。仅《群经识小》八卷,考诸经古义二百二十余则。
国朝汉学师承记,共八卷,清江藩(西元一七六一~一八三一年)撰,为列传体之清代学术史,阐述清代汉学者家法之承受,经学之源流。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皮锡瑞作了《孝经郑注疏》,以后治学重点逐渐转向郑学,陆续写出了《郑志疏证》、《圣证论补评》、《六艺论疏证》、《鲁礼袷义疏证》等书。
皮锡瑞(1850年12月17日-1908年3月6日),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是近代湖南最著名的今文经学家之一。
武亿(1745年~1799年),字虚谷,一字小石,号半石山人,河南河南府偃师县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考据学家、学者、金石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