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对张格尔叛乱及清廷出兵平叛,青海蒙番关系,新疆、青海的防务、贸易,茶叶贩运等诸方面都有较集中反映。是研究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时期新疆、青海政治、经济、民族关系、边防等的珍贵资料。有道光十三年家藏本。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
汪应蛟(1550-1628),字潜夫,号登原,南直隶徽州府婺源段莘村人。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中进士,初授南京兵部主事,后历任南京礼部郎中、兴泉宪副、济南参政、山西按察使、右都御史代天津巡抚与保定巡抚、工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累迁至南京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明严嵩著。三十卷。书前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张璧序及二十四年(1545)徐皆序。嘉靖(1522—1566)年间钤山堂刊本,集在钤山堂集第四十一至七十卷中。
清大臣奏疏选集。六十八卷。清琴川居士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刊印。琴川居士,仁和(浙江杭州)人。余尚待考。《皇清奏议》,选自顺治元年至乾隆六十年的臣僚奏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祁彪佳(1603年1月3日-1645年7月28日),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宏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浙江山阴人,明末散文家、戏曲家。
明杨廷和撰。廷和字介夫,新都人,成化戊戌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谥文忠,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名为“三录”,实则《题奏前录》一卷,《题奏后录》一卷,《视草馀录》一卷,《辞谢录》四卷,凡四种。《题奏前录》正德时所上,《题奏后录》嘉靖时所上,乔宇为之序。《视草馀录》萧大亨为之序。
明张瀚撰。瀚字元洲,仁和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恭懿,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分门编次,一卷曰《贺谢类》,二卷、三卷曰《前后关中类》,四卷、五卷曰《漕运类》,六卷、七卷、八卷曰《两广类》,咸当时案牍之文。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任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为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曾纪泽(1839年12月7日-1890年4月12日),字劼刚,号梦瞻,清代著名外交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与郭嵩焘并称“郭曾”。
李之芳(1622年—1694年),字邺园,山东武定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顺治四年(1647年)中进士。康熙五年(1665年),李之芳巡查浙江盐政,对于官场腐败如实上奏皇帝,奏请严肃巡盐考核,注意官员俸禄罚除,不久,李之芳升任吏部侍郎。
凌义渠(1591~1644),字骏甫,号茗柯,浙江乌程县织里镇(今属湖州市吴兴区)人,明代官员、文学家、雕版印书家。
《两汉书疏》为明代周瓘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