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是古代的民间教育机构,原由富人、学者自行筹办,后由朝廷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逐渐具有半民半官性质。
书院产生于唐代,源出于私人治学的书斋与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经过唐末五代的发展,宋朝初期书院逐步发展成型,并在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一种教学、研究相互促进的教育组织形式。中国古代书院在载道问学的同时,尤为注重德性,蕴含了明伦修德的德育关切。
古代购物节 中华文明五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可小觑,他们“剁起手来”也毫不含糊。赫赫有名的晋商、徽商、秦商……不都是为人们买买买而服务的嘛?
古都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发祥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核心区,拥有厚重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和多元文明交往经验。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西
实践表明,懂文化的人,处理问题时,考虑面比较周全,办法也多,眼光相对长远,让他们帮助皇帝和他的孙子们治理天下,比其他人可靠、靠谱。
统一国家肇始于秦,却未能稳固,而汉代加以承继,持续完备,在技术层面上较好地解决了中央集权的诸多课题,由此造就了相对成熟、通润、柔化的运作体系,开创了长期稳定的政治期。
长期以来,东方和西方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越来越重视家庭教养方式。重视家风、家教,对于每一个人人格的完善、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训是家族的精神之魂,浓缩的是先辈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倡导的是家族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它们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和勤勉、简朴、坚强、坦诚、平和等行为品格,对维护公序良俗、规范个人行为、激发生命活力、修炼人生境界,功莫大焉。
万里茶道亦称茶叶之路,是由山西商人历经艰辛开拓的一条南茶北运、水陆兼挽、联接中俄东欧的国际大商道。
家训,别称家诫、家范、庭训,是指族中长辈对子孙的垂诫与训示。家训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家庭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与社会制度也有着密切联系。
主张经济放任政策的儒家和主张经济干预政策的法家,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围绕产业发展政策一直充满激烈的竞争。但是,继承与创新的文化根脉始终薪火相传,绵延不断
制度为历史所催生、积淀所育成,其存在理当回应时代叩问,解答当代课题。可以说,强大的制度供给和创新能力,也应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两千年后,汉代察举制带给今天的启示。
2000多年前,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西汉与西域之间的通道,并为西域商人制定贸易的规则和建立管理的体系。一条经河西走廊、通向帕米尔高原以西的贸易通道——陆路“丝绸之路”由此诞生。
“在祭祀现场,感受悠久的文化、家族的意义,思考家与国的关系,目光可能更为远大”,在金石声看来,在听到看到之后,他们会去了解先辈的过往和事迹,这一切有助于完成新时代的民族觉醒、民族自信和民族复兴。
曾国藩,晚清重臣,修身律己,一生奉行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满清王朝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