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药石论》作者张怀瓘,此文见载于《书苑菁华》卷十二和《佩文斋书画谱》卷六。
《橘录》是中国最早的柑橘专著。又名《永嘉橘录》、《橘谱》。作者韩彦直,字子温,陕西延安府肤施县人。南宋名将韩世忠长子。生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卒年不详。书成于1178年作者“知温州”任内。有多种版本行世。近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国也有流传,不少柑橘著作都加以介绍和引用,受到许多果树园艺学者的重视。
《北山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北山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较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中国明代书法、绘画理论著作。董其昌著。是明末清初画家杨补辑录董其昌未收入《容台集》的零篇散帙而成书 。卷一包括论用笔 、评法书、跋自书、评古帖等节;卷二包括画诀、画源、题自画、评古画等节。该书论书主张巧用笔墨,强调结字,临帖重在领会其精神,提倡“以意背临”;论画以南北宗论为中心,提倡文人画,贬抑“行家画”。对于绘画的发展,推崇自唐而宋由“工”变“ 畅 ”,批评由宋入元某些画家的由“畅”而“佻”。主张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生 、秀、真为艺术境界之极诣。
《随园食单》,古代中国烹饪著作。共一卷。作者为清代文学家袁枚,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他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 他所著的《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益州名画录》,又名《成都名画记》,中国北宋绘画史著作,黄休复编撰。《益州名画录》是一部记述唐、五代至宋初以西蜀寺院壁画创作为主要内容的地区性画史。
明代田艺蘅撰。艺蘅,钱塘(今杭州)人。全书约5000字,除引文外,分为源泉、石流、清寒、甘香、宜茶、灵水、异泉、江水、井水、绪谈10部分。
《茶疏》是明代许次纾创作的植物书。
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作者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 温县)人,著名画家。《林泉高致》6篇,由郭思编述其父郭熙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
为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包括社会青年)提供一套内容广泛、体系完整、选择精良、组合科学的语言文学经典著读本,并对这些著作的阅读理解提供一必要的引导。与一般的鉴赏性、导读性选本不同的是,我们的主旨是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原典精选。
本书以提高音响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为目的,综合全面地介绍了作为一个专业的音响师和调音员所应该具备的基础声学知识,是面向音响师、调音员等专业人员的一本入门的音响技术的基础理论读物。由于音响技术工作的综合性,本书与其他声学基础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本书的内容全面而广泛,
《音乐欣赏十讲》的编写宗旨:普及音乐欣赏知识,提高音乐文化修养,陶冶情操,激发健康向上追求;《音乐欣赏十讲》的编写原则:围绕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主题,简明扼要介绍有关知识,及欣赏各类不同音乐作品应遵循的原则。《音乐欣赏十讲》的编写方法:通俗形象的语言表达,无艰深专业音乐理论和表现技巧介绍;《音乐欣赏十讲》的切入点:以大量经典作品为切人点,专注于欣赏指导,解决读者欣赏音乐作品时遇到的问题。
此书编写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在欣赏各类音乐的同时,领悟欣赏音乐的方法,提高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的心理素质,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音乐的美好情愫。
本书为《艺术概论》的全彩版。上编以知识点的形式系统论述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中编为艺术种类,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并掌握鉴赏作品的方法。下编为艺术系统,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进行了全面介绍。本书注重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神;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新的拓展;论述深入浅出、例证丰富,由感性认知到理性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书可供艺术硕士考试复习用,也是文艺理论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必备参考书。
《艺术、历史、视觉、文化》一书收录了国际上重要学者针对该问题撰写的创建性学术文章。《艺术、历史、视觉、文化》各篇论文涉及多种文化、地点和历史时期,从8世纪的中国到当前的南非,从拜占庭到早期现代和现代欧洲,这些学者运用视觉性、视看和凝视理论,探索了超越视觉的艺术史。因此提供的不仅仅是图像的研究,而是将视觉与空间、视觉与身体、视觉与视觉,以及审美与感觉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