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太阳的神格化。又作日神、日天子。佛教以之为居止于日宫的日天子。日天隶属四天王。依《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所载,日天子因宿世以善心供养沙门、婆罗门,济贫纾困,而感得生于日宫之果报。其居所为纯金之宫殿,能放身光照四天下。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千手千眼观音的佛教密宗经典很多,其中在佛教史上最著名、最流行的是唐代天竺高僧不空译的《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音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和伽梵达摩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不同的经典对千手千眼观音的造型仪轨有所不同,但大多是大同小异。千手千眼观音的造型最特殊的是首、眼、手三大部分。
“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千手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协助,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毗舍浮佛,为过去七佛中的第三尊佛,是过去庄严一千位佛陀中最后出现的佛。
毗婆尸佛 梵文 Vipasyin ,又作毗钵尸,微钵尸,为过去七佛的第一位,义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
迦叶佛名于现世界人寿,二万随行时,出世而成正觉,释迦佛以前之佛也。过去七佛之一。见法苑珠林八,佛祖统纪三十。【又】菩萨名。涅槃经三曰:“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本是多罗聚落人也,姓大迦叶,婆罗门种。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绕百千匝,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少咨问。”
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三十三观音之一。由于此尊观音之形像,多与水中之月有关,故被称为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
莲花在佛门中,为佛菩萨所常拿来作譬喻,表征著清静、无染、光明、自在、解脱之义。其它之花,佛陀就较少比喻,佛陀坐莲花显的很庄严,清净自在,安详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