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璜碑》在目前出土的汉碑中与众不同,十分罕见。该碑上锐下方,圭首阳刻篆额十字可谓铁画银钩,秀挺崭齐。在“凸”型框内“汉故”二字居上,“雁门太守鲜于璜碑”八个字分两竖行居下。“凸”边倚角刻有简约云纹为饰,篆额两侧刻左青龙、右白虎各一,碑阴独刻一朱雀,四方之神惟少玄武一兽。三神之像雕刻精美,线条明快,形神兼备,使此碑不仅典雅庄重,更充满迷离神秘之色彩。在篆额与碑文之间正中有一圆形碑穿,不仅便于立碑时宜运宜装,更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鲜于璜在东汉安帝初年任雁门太守,死于安帝延光四年(125),终年81岁。鲜于璜墓位于天津市武清区高村乡兰城村东南。墓为中型砖室墓。前后两面篆刻隶书铭文,整座石碑保存完好,通碑字迹清晰。绝大部分字保存完好。碑文主要叙述了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
《鲜于璜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十一月立。1973年5月于天津武清县高村出土。碑呈圭形,高242厘米,宽83厘米。隶书。碑阳16行,行35字,有界格;碑阴15行,行25字,有界格。共827字。其书法笔致方整朴厚,点画富于变化。额阳文篆书10字。通碑字迹清晰,是建国以来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汉碑,原碑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