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庵在扬州天宁寺西隅,由马日珀、马日璐兄弟出资购买。乾隆八年九月九日,马氏兄弟邀请十四位好友雅集行庵,赏画品诗,以助雅兴。此图就是此次雅集的写真之作,叶芳林精心绘制了马氏兄弟及其他众人肖像,由方士庶补景。图中人物造型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人物布置与景物穿插有致,聚散和谐。
此图所写皆案头清供:画面主体写一长瓶,上有老梅数丛,挺拔如剑,右下角配以三丛偃枝,古奥奇绝。传统梅干交叉法皆恪守“女”字形的原则,虚谷画梅是自出机轴,不尽拘此绳墨。花瓣利用底色以粉点出,附以红色花萼加以烘托,为梅干的古拙平添几分生趣。虚谷自作咏梅诗云:“无端白雪落沙来,古本疏枝上粉苔。似雪似花花似雪,梅花又向雪中开。
《无量寿佛图》虽题为无量寿佛图,其实应为如来佛图。用金粉画佛像,面容慈祥,头现佛光,以示功德无量。祥云朵朵,周围站立四大金刚及佛祖两大弟子伽叶、阿难,前有女信徒合掌跪拜,旁立哼、哈二将。线条工细,佛像脸部、手部及莲座,均用晕染法,显出明暗凹凸之感。衣纹流畅,形象各异。
虚谷敷色淡雅,重视色调的统一与淳朴的美感。他还善于在色纸古金笺上使用白粉,使其白色荷花、仙鹤毛片和白粉含石绿的折枝兰花等,显得栩栩如生。
用笔爽利,潇洒不凡。所画竹竿劲挺秀拔,出枝协调;竹叶无论大小均个字分布,且疏密得当。他画的墨竹,不是自然之竹的再现,而是把在特殊环境下观察到的竹韵如雪竹、雾竹等,用充满写意性的笔调表现出来,将眼中之竹和自然之竹融为一体,进而使作品既脱离了旧的程式,又不失于法度,洋溢着鲜活的自然气息,从而形成沁人心田、生机盎然的独特面貌。
表现的是清代著名文人王士禛因久客京师思念故里而放鹇出笼的故事情节。图绘王士禛坐于庭前椅榻之上,手执书卷作沉思状,面前一小童正将笼门打开放出白鹇。画面上云气缭绕,远山迷濛,山下屋宇隐现于云气之间,一派空阔清幽之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身居高位的主人公思念故里、欲脱却樊笼的内心情感。情景交融,将王氏诗中的内容和诗中所含的内在意韵通过 绘画 充分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极富感染力。
游丝描的线条圆润挺健,但如铁线一般而无变化。开创兰叶描,“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莱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他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同时,他敷色比较简淡,甚至不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