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作品以大卷写河边荷花盛开的情景。墨写荷叶、线勾花瓣,刚柔相济。滚落荷叶的水滴声伴着蛙声轻鸣,晕染出荷塘的清雅景致。画中以线勾勒的花瓣,与看似随意挥洒的墨叶相映视,墨叶随浓随淡,更显得荷花晶莹洁白、香气自生,在刚柔之间,完美地展示了八大山人用墨浓淡相宜、刚柔并济的纯熟笔锋。
本幅为对角式构图,表现隆冬季节,残石败枝上栖息着4只落寞的寒鸦。寒鸦的羽毛先以淡墨晕染,趁湿在淡墨上罩以浓墨,浓淡墨交融处显现出羽毛柔软、细密的质感。鸟的眼睛表现得最有特点,眼眶为一笔圈成的椭圆形,靠上眼眶处以重墨点睛,一付“白眼向人”的冷漠孤傲的神色顿现笔底。此鸟的神态最能象征作者坚韧倔强、磊落不羁的个性。
以八哥为全画视觉中心,采取上虚下实的手法,上部杨柳枝条迎风摇曳,寥寥数笔,又分割出若干块空间,虽虚而实,有密不透风之感。最后题款和印章与主体八哥成倚角之势,以补虚中之不足。
图中松、竹、梅的构思,已明确传达出借“岁寒三友”表达出的刚正、坚贞的气节。
写秋树茅亭、地老天荒之晋,笼罩着一派荒凉静寂,无可奈何的气氛。布局独特,内涵丰富。
能以秃笔传达出傲岸不驯的情态和流畅秀健的风神,自创一格。绘画最负盛名,擅长花鸟、山水,其阔笔写意花鸟画,以象征寓意的手法、夸张奇特的形象、简朴豪放的笔墨、孤傲雄奇的格调,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风貌。
画中岩石一侧横斜出枯枝苍干,坡石边附有丛竹,双鹰一踞岩石上俯视,一栖树干上转头回望,呈呼应之势。二石二鹰一树描绘都是对大自然的精心观察后,通过变形取貌得其盎然生意,整个画面笔调圆润凝重,皆以圆弧线组成,富有流动感,浓淡干湿墨色相破相融,双鹰的画法虽可看到林良的影子,而意趣已有很大的不同。画面的构图不留地面和天空,仅有的右侧空白被作者自题识和款署给填补。
《双雏图》正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典范。八大山人仅于画幅的下方画一对小鸟,画面的其余部分,一片清空,了无衬景。画中双雀对立,似喁喁低语。画家用墨精简,寥寥数笔,画出双雀之娇小。雀爪两小笔,非常生动。全画惜墨如金,以一当十,笔简形赅,笔尽而意周。
南华秋水图
金农的书法艺术以古朴浑厚见长。他首创的漆书,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方法。“金农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象刷子刷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