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圻(公元1616—1694尚在),字会公,更字洽公,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清代画家,擅画山水、花卉、人物。为“金陵八家”之一。
杜湘,字渔阶,番禺(今广州)人。清代著名画家。
解角图是清代画家董邦达的传世作品,是清代山水画的代表作,董邦达是清代的国画大师,山水画是董邦达的代表作,解角图也是清代山水画中的神品。
董邦达为清代画家,在山水题材上造诣颇深.他具有双重身份,不仅为朝廷命官,而且是一位颇有才气的画家.作为官员的董邦达,一生可谓仕途通达,早年高中进士,身为朝廷命官,平日忙于公务,作画只是董邦达的业余爱好.然而,董邦达具有绘画的天赋,尤其擅长山水画,名噪一时.其画风远师“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近学“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的山水画作品水墨疏淡,设色淡雅,用笔轻柔,皴法松秀,文人情趣极浓。
绘仲春二月的西湖十景之五“柳浪闻莺”,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北至涌金门下。东倚城垣,柳阴深霭,墙外村山遥现。西临西湖水面,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董邦达用细密柳丝浸染浓淡层次,体现绘出绿树遮蔽的荫凉感。更以不画一只莺雀,强调柳叶繁密,只闻莺啼清啭,不见雀鸟倩影。柳浪桥上空待君的寂静,衬托出柳丝垂舞、碧波翻涌与鸟鸣柳浪的春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