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缭绕的山涧中,一位老者和一位书童正在赶路。在优美的山树景色中发现一条瀑布飞流直下,已经精疲力竭的老者坐下来静静地欣赏这一美景,完全忘了浑身的疲惫,陶冶在静谧的山水景色中。
华喦的花鸟博陈淳、周之冕、恽寿平诸家之长,形成了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他重视写生,将花鸟的动人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画法上既有细节描写的精微,又不失笔墨上的简逸生动,他画的花枝,用笔细挺、弹性十足。
画深秋萧疏的树枝及正归巢的禽鸟。树叶用恽寿平式的没骨法,数笔点染而成,用笔洒脱,设色淡雅而又明丽。禽鸟工中带写,神形兼备,姿态优美生动。表现出画家善于捕捉自然生物中的天趣和人们真切细腻情感的体验。
华岩的花鸟画最负盛名,他吸收明代陈淳、周之冕、清代恽寿平诸家之长,形成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他善于捕捉自然生物中天趣和人们真切细腻的体验,将花鸟的动人姿态和感受中丰富而健康的情趣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多姿的形象。
画面左上方有自题五言诗一首“偃素循墨林,巽寂澄洞览。幽叩渺无垠,趣理神可感。剖静汲动机,披辉暨掬闇。洪桃其屈盘,炫烨乎郁焰。布护靡间疎,丽芬欲ꑈ敛。羽泛悦清渊,貌象媚潋滟。纯碧系游情,爰嬉亦爰揽。晴坰荡流温,灵照薄西崦。
华岩(1682~1756)一作华嵒,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蛟洋华佳(家)人(原白砂里人),后寓杭州。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图中描绘晦暗阴霾的天空下,云幕低垂,仿佛又在酝酿着新的一场暴风雪。雪峰陡峭重叠,闪着洁白晶莹的寒光。此图最突出的特点是构图简洁大胆,设色对比强烈。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传统文人画很少涉及的天山雪域的自然风光,将山水、人物及走兽等题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更以凝练秀劲的笔墨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此作后世认为是黄慎一件书画双绝的作品。作品的左边大部分空间都是黄慎做题写的草书书法,书法点画纷披,散而有序,运笔枯劲。右上角是一枝叶子都快落完的树枝,右下角开阔的空间中一只威风凛凛的大公鸡正狂奔而来,它身上羽毛随势激扬。墨彩挥洒,雄鸡取正面之姿,钢爪强劲有力,淡墨衬托的背景,使雄鸡凛凛威风的姿态更显得传神逼。
金农的隶书取法与手法,他自己说的已很明白—— “余近得《国公》《天发神谶碑》二碑,字发奇古,截毫端作擘窠大字。” 金农用笔方扁,横粗竖细,首尾齐整,撇画多方圆轻重变化。结体早年一般偏扁,晚年偏长,均呈现古拙奇逸之趣。
画面与书法融为一体,题字和梅花画风之间又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冬心将梅花的形式美与诗情美推向了极致。梅花冷落的外表,有着形外之音。画面上满是梅花,这种形式美,又有着近代画的意味。
《杂画十二开》为清代金农绘。画面绘松树、梅花、荷花、海棠等不同植物,构图别致,随意挥写点染,简朴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