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祁此画卷所绘山水虽置景无奇,但笔墨与设色却意境高妙。其用笔锋颖幻化,真率灵动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熟。其用色绛翠斑驳,是浅绛、青绿手法的极致连用与融合。其实处茂密,密不插针。其处处空疏,疏可走马。
王原祁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
设色绘杭州西湖十景,泥金书分段标题。整卷山势重叠,景物富丽,设色淡雅。画后有作者楷书款,可知为王原祁奉敕之作。
此画是王原祁六十三岁时以黄公望笔法所绘的山水。画中繁密的景物用干笔积墨,多次反复皴擦,由淡而浓渐次加重。画面深厚沉雄,元气淋漓,不失作品之大家风范。
此图画面云山秀水,用笔秀雅脱俗,设色清淡圆润,笔墨与设色境界高妙。其用笔锋颖幻化,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属。其用色绛翠斑驳,是浅绛和青绿手法的极致运用与融合。画面中累见笔笔交叠,色色相浸之处,全然不拘小节而直渲天然真趣。
荡浮烟岚的峰峦冈岭,逶迤起伏连绵不断。山坳平坦处水榭、茅舍散落于林溪岸畔。近处的麓坡岸石,各种苍郁古茂的大树掩映着的草亭尤显幽静。
此图笔墨技法多样,有仿黄公望松秀清润的,有取王蒙缜密灵秀的,有学倪瓒疏简峭劲的,亦有学吴镇淋漓浑厚的。
《山中早春图》画崇山复岭,近坡处疏树错落斜致。层次深远,纵向逶迤。风貌近于黄公望,构图平中带险,笔法苍润,气韵生动。为王原祁晚年佳作。左上方行书题记,署:"乙酉初秋,麓台祁"款。乙酉为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王原祁时年六十四岁。
这幅画作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原祁已五十二岁,然无论树石画法及笔墨中的苍润秀逸的气息,则仍与乃祖一脉相承,有些地方甚至可说是具体而微。但整体上的雄浑气象,则已与晚年风貌相近。
图为吴宏应内阁中书乔莱之邀, 画其父乔可聘居读处“拓溪草堂”。画作以直笔硬线勾写,受蓝瑛影响尤重。渲染工细柔润,画面意境幽雅深邃。
“槐荣堂”是吴历好友许青屿的祖居。吴历画此图,主要表达了对好友许青屿的夫人洞测人生的敬仰与缅怀。此图刻画谨细,设色清丽,是作者传世的佳作之一。
此画仿元代王蒙山水,但在皴法上长条披麻皴的运用与王蒙的牛毛皴有所不同,构图也不似王蒙的绘画那么饱满,与王蒙的峰峦重叠相比,吴历的山水更接近真山实水,真实感较强。吴历将前人的绘画技法融会贯通,用笔严谨,厚朴沉着,笔意高淡,气韵深淳,体现出自己的风格特点,虽是仿古之作却有画家自己的面貌和新意。
此图画山峦起伏,高树成林,草亭傍水,江天夕阳相映成趣。上有行书诗题及名款。吴历与王翚、恽寿平同学于王时敏门下,专意绘事,日夜临摹宋元真迹,渲染皴擦,风格高峻,得其神髓。其山水宗黄公望,得力于王蒙,兼有吴镇之长。
吴熙载,1799年生,1870年逝世,原名廷扬,字熙载,五十后以字行,号让之,亦作攘之,常自称让翁,又号晚学居士,方林丈人。江苏仪征人,是清代的篆刻家、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