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岱 (1673-1752后)〔清〕字毓东,号静岩,又号知生、爱庐、默庄,满洲正蓝旗人。承祖爵,任骁骑参领,官内务府总管,以画祗候内廷。山水画初从焦秉贞学,后与王敬铭、张宗苍同为王原祁弟子,名动京师。康熙帝甚赏其画,常召作画,赐称“画状元”。
宋思仁字蔼若,号汝和,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轶才子。官山东粮道。能诗,善弈,好鉴古,精篆刻,多蓄古印章。工画山水、花木,尤长写兰。少尝问业于昆山夏大易,后变以己意。放笔流逸,清芬在腕,布置水石,亦萧澹绝尘。写意蔬果,以荒率胜人。
《兰竹图》是石涛与王原祁二人合作图,石涛用淡墨、焦墨写兰竹,原祁补坡石,相得益彰。
此图画秋天庭园中观菊之景,画面采用对角线形的取景方法,打破前人之忌,开一代取景技法的先河。小石桥、房屋、院墙等横线相破,抵消了幅面对角大斜线构图所带来的呆板,中景、远景富于变化的山峦剪影,加上左上方的题词,使画面得到平衡。
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其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
沈振麟字凤池,一作凤墀,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工写照,兼善写生,及山水、人物,各臻其妙。供奉内廷。
上睿的《携琴访友图》则以极其纤美的笔触描绘了秀润多姿的江南景色。图中古树茅堂,依山傍水,湖水宁静无波。一捧琴童子跟随主人正迈步桥上,前去造访闲坐梧竹幽居中的知音好友。
图绘著名教坊舞伎公孙大娘舞剑之情景。公孙大娘主要活动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以擅长舞剑享有盛名。相传怀素、张旭观其舞剑曾启发了他们的草书创作,形成了狂草之笔风。
任熊清代晚期著名画家,“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长人物,堪与陈洪绶并驾。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夸张、得陈洪绶神韵而能别出心裁,其自画像神态刻画细致入微,十分写实。任熊对衣纹的勾画向来十分精彩,铁画银钩,很见功力。
此帧任伯年的《荷花鸳鸯图》写鸳鸯游戏于荷田之中,荷叶硕大如盆,素雅的白莲花散发着幽香。画面以青绿色调为主,清新可人。因系画于熟绢之上,又以用水见长,故色彩交融明快自然,富于生气。笔与笔之间的留白,起到了透气和清醒视觉的作用,斑驳迷离,实非功力深至不能轻达此境。鸳鸯的造型古奥生动,运笔凌利,细节处收拾稳当,简练传神,均是彰显出任伯年独特而高超的绘画技艺之处。
任伯年的花鸟画富有创造,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纯以焦墨钩骨,赋色肥厚,近老莲派。后吸取恽寿平的没骨法,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艺术手法上则更加熟练、大胆。
此屏芯为书法、绘画、刺绣合璧之作品。缃黄色绸地上绣乾隆御题诗六首,讲述了笋、桃、梅、杏、茄子、佛手柑的特点及其典故。诗文下部绣出此6种果蔬,形象写真,颇有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