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碧居士仿古册》明代画家王鉴作,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仙山楼阁图》,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所作,绢本,设色。仇英此图即脱胎于南宋“院体”,又兼容文人画之长,具雅逸之致。
《夏木垂荫轴》明代董其昌作,纸本,水墨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根据董其昌自题,本幅是观董源之画後追仿之作,并加入黄公望的笔意。但画中所见并非模仿所得,其构图、用笔皆是董其昌集大成後之自我风貌。笔法脱胎自书法,讲究用笔使转的提顿抑扬,而墨色的浓淡燥湿,层次变化也很多。主山上黑白条块的对比强烈,意不在表现立体,而是追求画面虚实相生的趣味。
此图除太湖石用较粗的笔勾画,玲珑剔透,轮廓线多呈弧状,尖利而挺拔,佛像及人物全用细劲的线条画出。层次细腻,风格典雅,设色明丽温和,技法纯熟,神形兼备,富有情趣。
《洗马图》为明代画作,作者无法知道是谁,由于年代久远,且作者没有署名或者作品为集体创作而成。因此作品为佚名佳作,画风精致细腻,笔墨挥洒到位,生动活泼尽情展现。此卷描绘皇家内苑所饲良马在湖中洗浴之景,群马神态各异,十分生动。人物于山水之间,赏马之乐,闲逸非常,表现了当时士族的生活情态。
《溪塘诗意图》明代画家戴进作,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溪石图》是中国明代画家陈洪绶的国画作品。该画为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溪石图》为陈洪绶的《杂画图册》中的一幅精品,《杂画图册》共八页。《溪石图》中崇峦巨嶂,成林杂树,设色溪涧石桥上,二人对坐而谈。山水树木,画法工整,趣味古拙。
《溪山渔隐图卷》,明代,唐寅,长卷,绢本设色,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溪山渔隐图卷》堪称是唐寅传世的画卷中最为精湛的一件作品。笔墨和设色有明显的南宋人马远和李唐等人风格,也与明初浙派山水有些法乳渊源。此图卷最为显著的皴法就是“南宋四家”的小斧劈皴,杂树构勒和人物亦纯是南宋院体。
《溪山无尽图》卷,明,徐贲,纸本,墨笔,弗利尔美术馆藏。 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和流派。明朝前期主要的三大体系之一文人画,就以徐贲等人为代表。徐贲擅画山水,取法董源、巨然,称明初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
方以智,明末清初画家、哲学家、科学家。 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除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外,著有《易蠡》、《性善绎》、《桐夷》、《迩训》、《桐川语》等。
《溪山秋色图》,明代画家董其昌作。
《溪山秋色图》卷,明代蓝瑛作,绢本设色,台北故宫藏。此图右起大片水域,远山蒙蒙,云气蒸腾。中部山石突起,溪水潺潺蜿蜒从山间流过,坡石上零星分布着树木。整幅画水墨饱满,用淡墨淡彩渲染出一派澄明清润的南国初秋景象,气韵生动。笔法简清爽利,色彩浓淡相宜,具透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