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游图》册,明,沈周绘,纸本,设色,共十七开。首开自书“卧游”,钤朱文“沈氏启南”印,其后分别绘石榴、平坡散牧、栀子花、山水小景、秋山读书、枇杷、雏鸡、芙蓉、仿倪山水、梅花、杏花、秋柳鸣蝉、江山坐话、白菜、江山垂钓、仿米山水、雪江渔夫等山水、花鸟小景。每幅画中均有画家自题,结合画面物象抒发其内心感受。
《文饮图》明,姚绶,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渭滨垂钓图》,明,戴进,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幅画主题「渭滨垂钓」,描绘的是周文王拜访在渭水边隐居垂钓的姜太公,邀请他入朝辅政的故事。画面上,高耸如屏的山峦、随风飘荡的柳树,和环绕河堤周围的岩石,建构了人物活动的舞台,在群树、河堤和山峦之间弥漫云雾。地上的豹皮、钓具点出主人翁姜太公渔隐的生活,他与周文王两人拱手交谈,站立于画面中央,成为目光的焦点。周文王的侍骑五人,则隐蔽在树丛右侧,耐心地等待着这历史性时刻的来临。
《辋川十景图》名为唐代王维隐居蓝田别墅的诗意。实际上正是以明代的园林生活为粉本。屋舍界画的工整,花木杂树的精微,青绿设色的细丽,真称得上穷工极艳。《辋川十景图》十景各自独立成章,但又联贯为统一的大画面,随着画卷的展开,移步易景,引人入胜,山穷水尽,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对于今天中国画的创新,具有不容低估的积极意义。
《王羲之像》
《王蜀宫妓图》轴,明朝,唐寅作,绢本,设色。唐寅人物画中工笔重彩一路画风的代表作品,显示出他在造型、用笔、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仕女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鼻、颔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
《萬山秋色圖》是明代书画家唐寅所作。
此图用水墨绘古松主干横出,蜿蜒虬屈,松针茂密,野藤盘绕。引首有作者朱瞻基楷书款,可知此图作于公元1431年。
《万壑争流图》明代,文征明,纸本设色,南京市博物馆藏。此图是作者八十一岁时的作品,画法柔密秀丽,为典型的“细文”山水作品。全幅青绿设色,表现了清新典雅的文人理想境界。
此卷出于明代中期画家何浩之手,近五米长的画幅,百缁棵松树形态各钵,错落有致,与画史上说他“擅画松”吻合。何浩作品极为少见,过去仅知一件长卷孤本存世,该卷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且误入宋画之列,现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