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 ,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
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江苏苏州人。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陈道复初名淳,字道复,后来以字行,改字复甫,号白阳山人,祖籍长洲(今江苏吴县)。他是明代著名的写意花鸟画家,后人把他与徐渭并称为“青藤、白阳”。除绘画外,陈道复的书法也擅胜场,在明代高手林立的书家中亦算一位佼佼者。
《溪山长卷/山水图卷》,长图卷,纸本水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明四家中的两位吴门画派领袖沈周与文征明合作的《溪山长卷/山水图卷》,卷后有明代大文人王世贞的题跋中说文徵明的老师沈周是以长帧、大卷的作品名扬天下,而文徵明则是以“尺素标其秀”,意思是说文徵明的书画是以精致来闻名于世的。
明代陈洪绶书画扇面《林亭清话图》,藏于大都会博物馆。陈洪绶,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一生以画见长。
《莲溪渔隐图》是明代绘画大师仇英所作的一幅青绿山水画,此画描绘的是平远开阔的山水,前景是坡岸、湖水、人家。中段平水漫漫,对岸山前村舍,远山连连。在布局上,清新旷远,错落有致。笔法工整不失仇英工细谨严的风致,但又有潇洒意趣,整幅作品清旷秀丽,淡雅脱俗。
这件作品画早期的一个三教融合故事,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画题。为明代画家李士达所画。
《莲浦松荫图》是明宣宗皇帝朱瞻基的典型代表画作。《莲浦松荫图》体现了作者的恬雅性情及悠闲心态。宣宗一生仅于世三十七载,但他于政事有“清理天下军伍”,于文化“始立内书堂”,鼓励习文,并亲笔书画赐予众多功臣、雅士,这些无疑对内府的文物收藏、内廷文艺繁荣有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