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红树图》,明代沈周所作,立轴,绢本青绿设色,纵65厘米,横147.2厘米,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图绘秋天山林间红绿相映的醉人美景,用笔细致,多淡墨勾勒,赋色明艳。远山、坡石用披麻皴表现山峦的青翠秀逸,近景是被秋风染红的树木,摇曳生姿;一长者持杖伫立在溪岸旁饱览山色。题识:“千树秋风万叶飞,林蹊苔径步斜晖。履声历落啄歌去,犹有余红点着衣。沈周。”
《淇澳清风图》为明代画家夏昶所作,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此图开卷水面辽阔,浩渺无垠,碎石苇草露出水面。坡渚上翠竹丛生,枝叶随风摇动。卷末崖壁陡峭,泉水飞流而下,竹叶偃仰舞动。此图虽以画竹为主,但加之以飞泉、山石、坡渚的描绘,诚然是一幅意境优美的山水长卷。全图笔墨遒劲,潇洒自然,墨竹画法师王绂稍有变化。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盆菊幽赏图》,明代沈周所作,纸本设色,纵23.4厘米,横86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图为对角构图,卷首一侧,杂树中设一草亭,四周以曲栏隔成庭院,院里墙边有盛开的菊花若干盆。亭内三人对饮,一僮持壶侍立,一派秋高气爽的意境。隔水茂树数株,景致简朴,画法谨细,笔墨精工,属沈氏中年细笔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