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
2022年,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庆典。一百多年来,美丽的女中由一棵柔弱的小树苗长成了如今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在这里,女中学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生活在黔南是幸福的,不仅因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气候环境宜居、宜养、宜游,是“大氧吧”“大空调”和“大公园”,而且还拥有“四月八”“六月六”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这两个节日也成为了自治州都要放假的法定假日。
铜鼓声声回荡,水族风情的马尾绣、字画、浮雕、民族银饰遍及厅堂,工作人员用水汉双语接待不同需求的客户……这里不是历史博物馆,也不是特色餐厅,而是一家专门为三都自治县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的水族文化特色支行——建行三都支行。在 “四月八”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期间,支行的客户经理身着少数民族服饰,为客户送去节日祝福和优质服务。
80多人每人爱心捐款不超过100元,即使有企业家想多捐一点也被他一一拒绝了,“这本身就是一个积小爱成大爱的事。也能让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的高考,让学生们知道这个社会有满满的正能量。”
“养老”是每个人关心的社会问题。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养老服务压力逐渐增加。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发挥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工作机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服务载体功能,通过组建服务老人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探索符合自己特点的实施路径。石家庄依托石家庄文明办的“志愿石家庄”平台,将互助养老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养老服务机制,搭建起了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国学、传承国学,让孩子们可以在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近日,汉城街道杨善小学全体师生举办诵读国学经典公益活动,从阅读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如何让德育更加丰富生动,直抵学生心灵,化育美德雅行?益阳市南县玉潭学校在践行集团“幸福教育”办学理念、落实集团“让德育成为空气,无处不有”育人方略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感悟、体验为途径,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理崇德,形成了序列化、活动化的德育体系,点点渔火铸就了星辉斑斓的德育品牌。
姊妹相约上歌台,布依山歌唱两排,牢记党的新思路,我用山歌唱出来,党代传达到全省,会议精神下基层……”
如何做好青年干部的思想建设,筑牢青年干部的思想根基,推动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是摆在党的基层组织面前的永恒课题。近年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高度重视青年干部的思想建设,率先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学习活动,使学习小组成为了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平台。
“五一”精彩多,不出远门也快乐。期待已久的“五一”小长假来了,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民阅读氛围浓厚的平塘,运动、阅读是不错的选择。
潘丽飞,金华市南苑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区优秀党员、区优秀班主任、区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区“在线教学”优秀工作者、金华晚报关心小记者工作优秀辅导员,从教23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东兰县武篆镇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以“面向群众、渗透家庭、务求实效”的思路,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心的方式,提升农民群众文明素质,增强凝聚力,提升精气神,筑牢文化振兴之魂。2020年,东里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2021年,那烈村成为首批河池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截至目前,武篆镇15个行政村100%获评县级以上文明村镇。
“我们有送服务到家的‘爱心帮帮团’,有调解邻里纠纷的‘社区老娘舅’,还有提供生活服务的‘民心服务站’……”南湖区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化东社区党委副书记卢云霞细数着这些年来社区为民服务的建设成果。
“这里的饭菜很丰富,很好吃,我都吃胖五六斤了,尊老餐桌搞得太好了!”5月10日中午,在吉安县敦厚镇罗家村的“尊老餐桌”边,今年80多岁的罗大爷一边吃着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一边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