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插柳说由来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作为节气的清明,春意盎然,天气清朗,生机勃勃,用“清明”这个词再恰当不过。作为节日的清明节,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古代帝王“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仿效,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固定的风俗。它和寒食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民间谚语“冬至百六是清明”,是说清明在冬至后一百零六天。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这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寒食节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逐渐把寒食和清明合二为一。但把寒食和清明混为一谈,认为寒食就是清明,就错了。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