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蒙古中部的镶黄旗,紧邻环渤海经济圈,地处中蒙俄经济走廊,是沟通俄罗斯、蒙古国与京津冀陆路通道的必经节点。集通铁路、国道G511、省道S105、省道S313经过这里。近年镶黄旗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借助“万里茶道”申遗、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和张库大道沿线文化旅游资源,打造草原风景道旅游。
流传在张家口地区的戏曲种类很多,像京剧、评剧、晋剧、河北梆子,包括地方小戏二人台等,但它们均是外来剧种,张家口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是蔚县秧歌。蔚县秧歌明末清初诞生于此,是中国北方一个相对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曾被郭沫若誉为“百花丛中一点红”。历经兴衰,传承不灭,2008年蔚县秧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蔚县古老街巷间、崭新的生活中依旧保留着传统的气息,透过蔚县秧歌,我们似乎能够轻易地牵住连接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那根绵长的线。
河北现存长城2498.5公里,行经9个设区市59个县(市、区),长城资源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全国长城保存最完整、建筑最雄伟、文化最丰富的地段,均在河北。
金秋九月,叠翠流金。调演开幕以来,我省各民族艺术工作者满怀热情、充满激情、饱含真情,歌颂伟大祖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描绘各族儿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美画卷;展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累累硕果。
20世纪初,在我国北方,几十万峰骆驼在草原上往返,画出了密集的交通线,这就是张库大道,一条从塞外重镇张家口出发,穿过草原腹地,到达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并延伸到恰克图(今属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商贸线。这条古商道始于明,盛于清,持续数百年。“车辙行腾市井嚣,百年休养得今朝,黄云匝地遮沙漠,衰草连冈走骆驼。”走进草原深处,向北远眺,悠远的张库商道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和喧嚣,但通过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诗句,似乎隐隐听到驼铃声声,看到车辙道道。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许宏和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邓聪受邀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二里头大讲堂,为大家带来“金玉共振”主题讲座,从青铜器和牙璋入手,带领大家探寻华夏文明起源。
伊犁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伫立草原千年,见证了草原历史文化的变迁。这里气候湿润、水草丰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伊犁成为人类早期活动栖息地之一,并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其中,鹿石、石人和岩画是伊犁草原文化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人文遗存,展现了伊犁先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三星堆遗址的“上新”,引发各界围观和热议,也掀起又一轮对考古文化的探究热潮,其中,三星堆和二里头的关系尤为引人关注。从中原文化代表的二里头,到带有神秘色彩的三星堆,“撞脸”的文物、“夸张”的面具、“奢侈”的祭祀……其中经历了什么,又昭示着什么?
考古发现书写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描绘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于2021年10月~11月联合主办了“广州考古百件文物精品与十大重要发现”评选活动。昨日,评选结果出炉,广州百年考古的发展脉络,经由一件件文物、一处处遗址,如一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隆冬腊月,瑞雪飘遥。驱车至内蒙古中部的商都县,丘陵、草原、田野,已是一片白雪茫茫。那神秘悠远的驿路古道、古老浑厚的军台驿站,历经沧桑,古韵依旧。
为实现全域旅游,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依托古商道张库大道,在大境门、张家口堡整体保护开发基础上,利用古商道沿线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乡村休闲旅游带,实现“古道+”模式。
王昌龄《塞上曲》写道:“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塞外,张家口坝上,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上,无霜期百十天,广袤地域风冷高寒,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原寒地上,最适合莜麦的生长。
初秋的张垣大地,云淡风轻,景美如画。9月3日,第五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张家口市举行。围绕冰雪旅游、旅居产业、草原生态、葡萄康养、民俗文化、影视产业等板块,一大批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惊艳亮相,全方位展现了张家口旅游的特殊魅力。
申办冬奥会之前,张家口少有机会与北京相提并论。这片紧邻北京的区域开发很早,但张家口之名见诸史册是在明代。当时北京是明王朝京师,张家口只是漫漫长城线上一个最低等级的堡寨。
正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塞上风云记》讲述了清末北方商贸重镇张家口及有着“北方丝绸之路”美称的张库大道的故事。张家口的兴起、发展和最终成为塞上名城,与北京都城地位奠定以及由此而来的长城地带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