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交杯酒为何叫合卺酒呢?这得要先弄清楚“卺”字是啥。卺,读作jǐn,古代结婚时用作酒器的一种瓢。这种瓢的原材料为瓠瓜,俗称苦葫芦,味苦不可食,多用来做瓢。在古代,结婚时人们用它作盛酒器;合卺,始于周朝,为旧时夫妻结婚的一种仪式。古人结婚仪式上,会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而又以线连柄,新郎新娘各拿一瓢饮酒,同饮一卺,象征婚姻将两人连为一体。喝了合卺酒就是一家人了,所以,古人成婚又称合卺。
迎亲
中式婚礼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
合卺酒中的"卺"指的是葫芦,葫芦为苦酒为甜,以示同甘共苦。
合卺是指夫妇交杯而饮,主要是将破瓠(瓜)一分为二,合之则成一器,象征夫妇由婚礼将两人合为一,永结同好的深意。
汉族传统婚俗(孝义贾家庄婚俗),山西省孝义市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书六礼—传统的婚礼
爵弁冠此冠为五郊明堂祭祀时跳云翘舞的乐人所穿冠服。爵弁也称为冕,因为顶部有与冕相同板子。板阔八寸,长一尺二寸,与爵(麻雀嘴模样酒盏)模样相近,苍(乌蓝)色。其上以绸缎覆盖,収口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固定。《礼记》载:“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积.裼而舞大夏”。
皮弁服,以白缯为之,也称"缟衣"。 古天子的朝服,冠以皮弁,故名,在古代君王凡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则服皮弁服。嘉靖间令祭太岁山川等神皆服。
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
缁布冠,古冠式。古人始行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
笄礼,是指汉民族女孩的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冠礼,是中国汉族男子的成年礼,嘉礼的一种。 冠礼表示男子成年了,可以婚娶,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可以参加各项活动。